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國中教育會考

::: 網頁位置>首頁>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

Q1:教育會考目的為何?(按下展開說明)

A1: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實施,教育部規劃大多數國中畢業生能透過免試入學高中、高職和五專,在這樣的升學機制下,若缺乏一個普及性的學力檢定機制,則難以追蹤及了解國中畢業生的學力狀況,因此有必要辦理教育會考,作為我國國中畢業生學力檢定的機制。從國家的教育責任、學生和家長了解學習進展的權利、高中職端知悉學生先備知能的需求,乃至緩解學生分分計較的競爭壓力等面向來看,教育會考作為我國學力檢定的機制,有下列四項目的:
一、降低考試壓力,活化學生學習。
二、檢視學生學力,確保學習品質。
三、回饋學習成果,強化適性輔導。
四、提供學力資訊,俾利因材施教。

Q2:教育會考的目標是否符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理念?(按下展開說明)

A2:入學考試的變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而入學考試的變革必須在「降低壓力以活化學習」和「確保品質以維持競爭力」兩個目標之間求得平衡。教育會考將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改革過程中,扮演適度降低壓力和維持競爭力的角色。教育會考將藉由各科成績等級的粗略化(分為3等級)來達到適度減低考試壓力的目的;並藉由標準參照的作法達到學力監控與提供具體學力訊息的目標。

Q3:教育會考考些什麼科目?(按下展開說明)

A3:考試科目包含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及寫作測驗,除國文與寫作測驗同屬語文學習領域本國語文(國語文)外,各科不跨學習領域。

Q4:教育會考各科命題依據為何?(按下展開說明)

A4:各科皆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第四學習階段學習表現及學習內容為命題依據。

Q5:為什麼教育會考採用「標準參照」計分方式?(按下展開說明)

A5:為有效評估國中畢業生之學力水準,教育會考採用「標準參照」的計分方式。所謂的標準參照計分方式,係透過標準設定(standard setting)程序(請參見Q9之說明),將學生的會考表現對應到考試前就已預先建置的表現標準,以界定學生在特定考科的表現等級,進而瞭解每位學生的學力水準。在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與自然等五科,學生成績分為「精熟」、「基礎」和「待加強」3個表現等級,寫作測驗則分為一級分至六級分。教育主管機關可依據各等級人數比例在不同年度的變化,有效監控學力;學生可透過表現等級描述了解自身的學習成就,不需與他人比較,減低學生間分分計較的競爭壓力。

  
Q6:為什麼教育會考的整體難度是「難易適中」,不是「中等偏易」?(按下展開說明)

A6:測驗整體難度取決於考試目的,而教育會考主要目的為評估國中畢業生學力水準。為了將學生劃分成「精熟」、「基礎」和「待加強」3種表現等級,各科試題本都包含適量比例的困難、中等與簡單試題(英語聽力試題本除外,請參見Q12之說明),以降低分類誤差,因此各科試題本的整體難度為「難易適中」。

Q7:教育會考整體難度的改變會不會影響到考生獲得的表現等級?(按下展開說明)

A7:不會。雖然測驗整體難度改變可能會使得考生的答對題數出現變化,但獲得不同表現等級所需要具備的知識與能力之要求,並未跟著變動,所以不會改變考生獲得的表現等級。以111年總題數41題的國文科測驗為例,其整體難度為「難易適中」,考生只需答對18題就可以達到「基礎」等級,但當整體難度為「中等偏易」時,考生可能需要答對22題才能達到「基礎」等級。因此,不論採用哪一種測驗難度,都不致影響考生所獲得的表現等級。

Q8:不同表現等級代表什麼意思?(按下展開說明)

A8:教育會考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5個科目採標準參照方式呈現學生各科結果,透過標準設定,各科評量結果分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3個等級。整體來說,成績「精熟」表示學生精通並熟習該學科國中階段所學習之能力;「基礎」表示學生具備該學科國中階段之基本學力;「待加強」表示學生尚未具備該學科國中教育階段之基本學力。由於每一測驗學科所評量的知識與能力不同,針對每一學科各測驗等級,成績通知單會提供該學科具體的等級表現描述,例如數學科獲得「基礎」等級,表示學生「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能操作算則或程序,能理解問題情境中簡單、明顯的數學訊息,並應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

Q9:如何決定不同表現等級所需的最低答對題數?(按下展開說明)

A9:每年教育會考實施後,臺師大心測中心同時參採量化數據與學科專業,訂出不同表現等級所需的最低答對題數。在學科專業方面,針對各考科召開專家會議,邀集大學教授、測驗專家與國高中教師,進行三個回合的標準設定程序。在每個回合中,與會者根據不同等級的表現描述、自身的學科專業知識及教學經驗,針對各試題逐一判斷恰好達到基礎等級(又稱為基礎等級門檻)以及恰好達到精熟等級(又稱為精熟等級門檻)的兩類學生能否答對該題,進而統計兩類學生在整份測驗的答對題數。在量化數據方面,分析考生作答資料,建立選擇題答對題數或非選擇題級分(以下簡稱答對題數)與考生能力的對應關係,找出不同表現等級所需的最低答對題數。接著,交互比對標準設定結果與量化分析結果,進而決定獲得各表現等級所需的最低答對題數。

Q10:為什麼教育會考需要針對「精熟」與「基礎」等級加註標示?(按下展開說明)

A10:教育會考的原始設計是作為學力監控之用,然而多數就學區仍採用教育會考成績作為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的參考依據之一。為協助各縣(市)教育局(處)解決升學競爭較激烈區域在面對免試超額比序時可能需要抽籤的困境,臺師大心測中心參考先進國家相關作法,在各科維持區分三等級以維持學力監控之核心目標下提出加註標示的做法,其方式如下:精熟(A)等級中答對題數較高的前50%學生,分別標示A++(前25%)及A+(前26%~50%);基礎(B)等級中答對題數較高的前50%學生分別標示B++(前25%)及B+(前26%~50%)。實務上,各標示的實際人數百分比可能不會恰好等於25%,請參見Q11之說明。
目前教育會考三等級加標示的作法,不僅保留標準參照測驗之精神與功能,同時也能有效降低分分計較的升學壓力。然而,教育主管機關可以視全國各區實施免試入學的成效,在適當時機減少標示數量,落實十二年國教適性入學的精神。

Q11:為什麼A++(A+、B++與B+)之人數百分比並非恰好為該等級的25%?(按下展開說明)

A11:以112年教育會考自然科為例,若要獲得精熟(A)等級至少需答對44題,共計33,481位考生符合此條件,標示為A++的人數至少應為8,371人(即33,481×25%)。由於答對49題(含)以上的累積人數為6,634人,尚缺1,737人方能滿足8,371人之條件,因此獲得A++所需最低答對題數應為48題。基於相同答對題數者應為同一標示之公平原則,答對48題的5,148人皆屬於A ++,累積人數為6,634+5,148=11,782人,占精熟等級總人數的35.19%,故A++之人數比例無法恰好為精熟等級的25%,同理,A+的人數比例也難以恰好為精熟等級的25%;B++與B+亦然。

Q12:為什麼英語科聽力只能分為「基礎」及「待加強」2個能力等級?(按下展開說明)

A12:英語科聽力試題本以基礎、簡易的試題為主,由於基礎試題無法充分評量出學生聆聽能力是否達「精熟」等級,因此英語科聽力的成績只分成「基礎」及「待加強」2個等級。

Q13:為什麼英語科需要額外呈現整體表現等級?(按下展開說明)

A13:為提供考生升學時計算免試入學總積分的參採依據之一,故教育會考亦提供單一的英語科整體等級。

Q14:教育會考成績如何應用?(按下展開說明)

A14:教育會考成績可作為學力檢定的機制,提供教育部、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教育局(處)制訂政策、分配教育資源的參考,並讓親、師、生明白學習狀況並進行教學調整。在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初期,為順利過渡到完全不使用在校成績的目標,各直轄市、縣(市)經教育審議委員會通過後,可適度採用教育會考的結果,作為免試入學辦理初期超額比序項目之一,再配合其他表現,搭配充分的生涯輔導措施,讓學生擁有適性選校的主動性,學校擁有適性選才的空間。

 

 

 

:::